与传统过滤器需要?;⑷斯げ鹦肚逑床煌?,自清洗过滤器的优势在于其“自清洗”功能。它通常通过内置的驱动机构(如电机、液压马达或利用系统自身压力/流量)和控制系统,在过滤器运行过程中或短暂中断期间,自动完成对过滤元件的清洁,将杂质排出系统。
一、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物理拦截和自动反冲洗技术,具体过程如下:
1、正常过滤阶段:
液体从入口流入过滤器的过滤室。
过滤元件(如微孔滤网、过滤袋等)捕获液体中的颗粒物和固体杂质,而清洁的流体则继续向前流动,从出水口排出。
2、监测压力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滤元件上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颗粒物,导致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差逐渐增大。
大多数自清洗过滤器都配备有压差传感器来监控过滤前后两侧的压力变化。一旦这个压差达到预设值(表明滤网上积累了足够的污垢),就会触发清洗过程。
3、自动清洗阶段:
停止液体流入过滤器。
启动自动清洗程序,反向液体流(也称为“反吹”)通过过滤元件,用清洁的液体或气体逆流清洗滤网。颗粒物和污垢被冲洗出并排出过滤器。
另一种设计则是利用机械刮刀或旋转喷嘴等装置直接物理地去除滤网上的沉积物。
清洗过程中,可能伴随排污阀的开启,以便排出被冲洗掉的杂质和废水。
4、恢复过滤阶段:
清洗程序结束后,过滤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并重新开始新的过滤-监测-清洗循环。
自清洗过滤器的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形状大小的滤网孔径、多种材质以及可调的时间/压力差触发机制等特性,以满足各种工业应用的需求。


二、关键技术特点与优势
1??、自动化:?? 自动监测、自动清洗、自动排污。
2??、连续运行:?? 清洗过程短暂(几秒到几十秒),下游流量基本不受影响,系统无需?;?。
3??、高效清洗:?? 多种清洗方式针对性解决不同性质杂质。
4、??低维护成本:?? 大大降低人工操作、?;杀竞推捣备宦舜?滤芯的费用。
??5、?;ど璞福?? 维持稳定过滤效果,保护下游设备。
6??、适应性强:?? 覆盖多种流体(水、油、酸碱溶液等)、多种杂质(颗粒、污泥、纤维、藻类等)。
7、??运行数据记录:?? 可记录清洗次数、压差变化,有助于分析系统状况。
三、 主要应用领域
??1、工业水处理:?? 原水预处理、冷却水、循环水、工艺用水、废水回用。
2??、制造业:?? 金属加工液过滤、涂装线前处理液过滤、造纸、塑料、化纤。
3??、石化与能源:?? 炼油厂循环水、润滑油过滤、燃料油过滤。
4??、电力:?? 电站冷却水、凝结水精处理前置。
5??、食品与饮料:?? 工艺水、清洗水、配料过滤。
6??、制药与生物技术:?? 工艺用水、注射用水(WFI)前处理。
7??、HVAC系统:?? 冷冻水、冷却水系统保护。
??8、灌溉系统:?? 防止滴头、喷头堵塞(常用叠片式)。
9、??海水淡化:?? 反渗透系统前处理。
四、维护保养
为了确保自清洗过滤器的长期高效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定期清洗滤芯:
根据使用频率和水质情况,定期清洗滤芯是保持过滤器效果的关键。
按照制造商的指示,拆下滤芯并进行清洗或更换。有些滤芯可以反冲洗,而有些则需要直接更换。
2、清洗过滤器壳体:
定期清洗过滤器的壳体以去除可能积聚的污垢和沉积物。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软布,清洗内外壳体,并确保将残留物清洗干净。
3、检查阀门和管道:
定期检查过滤器的阀门和管道连接是否紧固,并确保没有泄漏。
如有需要,紧固松动的部件或更换磨损的密封件。
4、维护自动控制系统:
如果自清洗过滤器配备了自动控制系统,应确保定期检查和维护该系统。
根据制造商的指示,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工作,以确保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5、水质监测:
定期测试水质以确保过滤器的效果。
使用合适的水质测试工具,检测水中的悬浮固体、溶解物质和细菌等,以便及时调整过滤器的运行参数或进行必要的维护。
五、三大主流类型对比??
1、反冲洗型(主导市场70%)??
适用:清水、冷却水、低粘度油液
特点:能耗低、支持在线水质监测
??2、刮刀型(解决高固含痛点)??
适用:粘稠浆料、污水、含纤维介质
特点:刮刀扭矩>200 N·m,粉碎结垢层
??3、吸吮型(超高精度需求)??
适用:超纯水、电子化学品
特点:激光切割楔形滤网(开孔率50%)
六、选型考虑因素
??1、流体特性:?? 类型(水、油、溶剂等)、温度、粘度、化学性质(pH、腐蚀性)。
2??、杂质特性:?? 类型(颗粒、纤维、胶体等)、粒径分布、浓度(污染负荷)。
??3、流量范围:?? 所需处理的最大、最小及正常工作流量。
??4、过滤精度要求:?? 需要截留的最小杂质粒径(微米)。
??5、工作压力:?? 系统运行压力及最高工作压力。
??6、压差设定:?? 启动清洗的压差值。
??7、清洗方式选择:?? 根据杂质性质选择(刷式、反冲式、组合式)。
8、??材质要求:?? 外壳、滤元、密封件等需与流体兼容(不锈钢316L/304常用)。
9、??控制方式:?? 压差驱动、时间驱动、手动启动、远程控制需求。
10、??空间限制与安装方式:?? 入口(顶部/侧面)、出口、排污口位置,立式还是卧式。
??11、维护便利性:?? 排污是否方便,滤元更换是否容易。
??12、预算:?? 初期投资与长期运营成本(能耗、维护)权衡。

